9月17日,2019年广东省砂石骨料行业年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年会以“生态湾区我们在行动——初心引领创新,使命秉持高质”为主题,参会嘉宾就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更大建设的背景下,砂石行业的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2月,中央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
广东省砂石分会会长赖志光表示,尽管目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各地对砂石骨料的需求将不断加大。他以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等为例,指出万亿级基建的全面展开,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
据了解,广东砂石资源丰富,已查明砂石资源量125亿吨,现有砂石采矿权1082个。同时,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砂石用量十分巨大。但一直以来粗放型的开采模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对此,赖志光呼吁各企业作为行业的参与者,有责任改变行业脏乱差的印象,打造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的生态矿山,携手为行业正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砂石协会——胡幼奕会长为大会作《科技引领 跨界融合 推进砂石骨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时指出,当前,人类社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环境和资源问题。石矿是人类从地球上开采和使用的第二大资源,全世界砂石骨料产量约400亿吨,预计到2020年用量达到820亿吨。他表示,要支撑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开采石矿;巨量石矿的开采,必然对环境造成影响。在新时代,如何通过科技引领、跨界融合,更好的开采和保护,推进资源型的砂石骨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砂石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原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长、现任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关凤峻作《绿色矿山与生态修复》主题演讲时指出,生态、环境要求提高是全球矿业都在面对的事情。中国经济已由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此条件下,中国矿业必须坚持走绿色矿业发展之路。
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就新时代砂石行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大湾区提供的机遇,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与会嘉宾共同承诺,引导转变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砂石骨料的转型升级,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抓住巨大机遇,增强砂石骨料行业的正面影响力。(晓蕾)